- 天地有正气,杂然赋流形。 :天地之间有一股堂堂正气,它赋予万物而变化为各种体形。
- 下则为河岳,上则为日星。 :在下面就表现为山川河岳,在上面就表现为日月辰星。
- 於人曰浩然,沛乎塞苍冥。 : 在人间被称为浩然之气,它充满了天地和寰宇。
- 皇路当清夷,含和吐明庭。 : 国运清明太平的时候,它呈现为祥和的气氛和开明的朝廷。
- 时穷节乃见,一一垂丹青。 : 时运艰危的时刻义士就会出现,他们的光辉形象一一垂于丹青。
- 在齐太史简,在晋董狐笔。 : 在齐国有舍命记史的太史简,在晋国有坚持正义的董狐笔。
- 在秦张良椎,在汉苏武节。 : 在秦朝有为民除暴的张良椎,在汉朝有赤胆忠心的苏武节。
- 为严将军头,为嵇侍中血。 : 它还表现为宁死不降的严将军的头,表现为拼死抵抗的嵇侍中的血。
- 为张睢阳齿,为颜常山舌。 : 表现为张雎阳誓师杀敌而咬碎的齿,表现为颜常山仗义骂贼而被割的舌。
- 或为辽东帽,清操厉冰雪。 : 有时又表现为避乱辽东喜欢戴白帽的管宁,他那高洁的品格胜过了冰雪。
- 或为出师表,鬼神泣壮烈。 : 有时又表现为写出《出师表》的诸葛亮,他那死而后已的忠心让鬼神感泣。
- 或为渡江楫,慷慨吞胡羯。 : 有时表现为祖逖渡江北伐时的楫,激昂慷慨发誓要吞灭胡羯。
- 或为击贼笏,逆竖头破裂。 : 有时表现为段秀实痛击奸人的笏,逆贼的头颅顿时破裂。
- 是气所磅礴,凛烈万古存。 : 这种浩然之气充塞于宇宙乾坤,正义凛然不可侵犯而万古长存。
- 当其贯日月,生死安足论。 : 当这种正气直冲霄汉贯通日月之时,活着或死去根本用不着去谈论!
- 地维赖以立,天柱赖以尊。 : 大地靠着它才得以挺立,天柱靠着它才得以支撑。
- 三纲实系命,道义为之根。 : 三纲靠着它才能维持生命,道义靠着它才有了根本。
- 嗟予遘阳九,隶也实不力。 : 可叹的是我遭遇了国难的时刻,实在是无力去安国杀贼。
- 楚囚缨其冠,传车送穷北。 : 穿着朝服却成了阶下囚,被人用驿车送到了穷北。
- 鼎镬甘如饴,求之不可得。 : 如受鼎镬之刑对我来说就像喝糖水,为国捐躯那是求之不得。
- 阴房阗鬼火,春院闭天黑。 : 牢房内闪着点点鬼火一片静谧,春院里的门直到天黑都始终紧闭。
- 牛骥同一皂,鸡栖凤凰食。 : 老牛和骏马被关在一起共用一槽,凤凰住在鸡窝里像鸡一样饮食起居。
- 一朝蒙雾露,分作沟中瘠。 : 一旦受了风寒染上了疾病,那沟壑定会是我的葬身之地。
- 如此再寒暑,百疠自辟易。 : 如果能这样再经历两个寒暑,各种各样的疾病就自当退避。
- 哀哉沮洳场,为我安乐国。 : 可叹的是如此阴暗低湿的处所,竞成了我安身立命的乐土住地。
- 岂有他缪巧,阴阳不能贼。 : 这其中难道有什么奥秘,一切寒暑冷暖都不能伤害我的身体。
- 顾此耿耿存,仰视浮云白。 : 因为我胸中一颗丹心永远存在,功名富贵对于我如同天边的浮云。
- 悠悠我心悲,苍天曷有极。 : 我心中的忧痛深广无边,请问苍天何时才会有终极。
- 哲人日已远,典刑在夙昔。 : 先贤们一个个已离我远去,他们的榜样已经铭记在我的心里。
- 风檐展书读,古道照颜色。 : 屋檐下我沐着清风展开书来读,古人的光辉将照耀我坚定地走下去。
参考:https://hanyu.baidu.com/shici/detail?pid=a6bf616b62444d10806633315c03733a&from=kg0
注:
- 太史简:指史官临难不苟,敢于秉笔直书的典实。
- 董狐笔:晋灵公昏庸无道,他的宰相赵盾意欲发展强大晋国,因此灵公做事不免有些碍手碍脚,所以屡次派人刺杀赵盾,所以赵盾只好逃出城去,在其未出城时,其亲戚赵穿得知此事,将灵公杀害。史官董狐笔书:秋七月,赵盾弑其君。后人赞赏董狐笔的耿直,。。赵盾的大度。。
斯以为,宣扬的道理是好的,但董狐笔简直愚昧,不可理喻。 - 张良椎:张良椎,典故名。典出《史记》卷五十五〈留侯世家〉。汉留侯张良曾派一大力士用大椎伏击出巡的秦始皇。后遂以“张良椎”指汉张良狙击秦始皇的铁椎,亦为此事之典。
- 苏武节:苏武节,典故名,典出《汉书》卷五十四〈李广苏建列传??苏建??(子)苏武〉。指苏武出使匈奴时所持的符节。 汉武帝天汉元年, 苏武以中郎将使持节出使匈奴 ,单于留不遣,欲其降, 武坚贞不屈,持汉节牧羊于北海畔十九年, 始元六年得归,须发尽白。后以“苏武节”用忠臣的典故。
- 严将军头:严将军头是汉语词语,出自《三国志.蜀书.张飞传》,释义是坚强不屈,大义凛然的精神。
刘备攻取西蜀,张飞攻打严颜所驻州,张飞设计擒住严颜,呵斥到:为何不投降!,严颜回答说:这里只有断头的将军,没有投降的将军。 - 嵇侍中血:是指忠臣之血。应该留下姓名:嵇绍
- 张睢阳齿:张睢阳齿是汉语词汇,取典于唐朝时期张巡守城卫国心切,牙齿皆被咬碎。 [1] 比喻对敌人切齿地痛恨。
- 颜常山舌:唐代安禄山叛乱,常山太守颜杲卿因城陷被俘,骂不绝口,禄山割其舌,问:‘复能骂否?”杲卿乃不屈而死(见《新唐书??颜杲卿传》)。后以“常山舌”指其事,为宁死不屈之典。
- 出师表:
- 辽东帽:管宁系东汉北海朱虚人,春秋时代齐国名相管仲后人。管宁学问渊博,品德高尚,朝廷屡次请他做官都被他拒绝了。不愿与贪官同流合污,毅然来海城隐居。为了表明自己清白高雅的节操,他常常戴着白色的皂帽(皂帽,一种帽子的样式),这就是”辽东皂帽”典故的由来。
- 渡江楫:祖逖率兵伐石赵,渡江于中流,祖逖手敲船桨(中流击揖),向众人发誓说:“祖逖此去,若不能平定中原,驱逐敌寇,则如这涛涛江水,一去不返!”后遂以“渡江楫”等指晋祖逖统兵北伐,渡江中流,拍击船桨,立誓收复中原的故事。后以为出征宣誓的典故。
- 击贼笏:典故名,典出《旧唐书》卷一百二十八〈段秀实列传〉。唐德宗时,朱泚反,召段秀实议事, 秀实 以笏击泚,大骂,被杀。后以“击贼笏”为称颂忠贞或正气凛然的典实。
个人感觉:
中华大地,从古至今都不乏舍身取义慷慨之士,但是从概率上来说也是应该这样的。。
从小就听大人讲,知道岳飞,忠义之士。在后来在课本上学到过零丁洋,了解到文天祥。北宋末年岳飞,南宋末年文天祥。
但是虽是忠义之人却下场悲惨,反而奸佞之人活得风生水起,惩罚便是遗臭万年。
然而身为当下时代的小人物,那些投机取巧之人整日载歌载舞,潇潇洒洒,却再没有什么惩罚,所谓笑贫不笑娼。
而老实厚忠之人却再无立足之地。但是如诗言,无论怎样要有敬畏之心,要相信头上三尺有神灵,现在也只能靠良心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约束。
我也只能要求自己知事故而不事故,这怕是最后的底线了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