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题
曾经有一个朋友对我说起,”诶,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说’可能’……这种模棱两可的词语啊,搞得人们对你很没有安全感!”。我不以为意,当时心中笑他幼稚,世上哪有一定的事情啊,1+1都不一定等于2,我说‘可能’是对我说过的话负责而已啊。于是出现了下面的场景:
“海涛,这道题你确定是这样做的吗?”。”也许吧,我也不怎么清楚,老师好像是这么讲的!”
“哥们,到这个地方是这么走的吧?”。”好像是,我也不是很确定。(明明自己走了好多次,却不自信)”
“兄弟,你那么喜欢那个女生怎么不去追呀!”。”喜欢是喜欢,但是我这条件应该没希望!”
“同学,你能考上学校吗?”。”可能吧,如果考不上怎么怎么样。。。。。。”
……
直到前些天,那位朋友再次指出我的这个问题,我才意识到,才深刻反思!
我曾以为这样说,是对自己对别人负责吧,因为如果这道题错了,”看吧,我当时只是说也许哦!”。因为如果给别指错路了,”看吧,我说过我也不确定!”。如果真的没跟那个女孩在一起,”唉,我就说没希望吧!”。如果真的没考上,”唉,我就知道考不上!”很讨厌对不对,但是这却是我之前一直信奉的处世之道。我也曾反思,但是却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因为,当我想要改正的时候,总是在给别人指路的时候指错,在给别人讲题的时候,讲错。。。。。但是,亏我还是个理科生,却不懂概率的奥秘。亏我还自称社会主义接班人,唯物主义小青年,却不懂用辩证的方法看待这些事情!
严重性
常常说这样的话,自以为是对自己,对别人负责。实际上呢是不想负责任。不想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,不想对别人负责。也是不自信,对自己不自信,对别人不自信。久而久之,丢了自己,失去了朋友。
经过几天的反思自省,确实是这些话,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自己的思想,从而导致行为上了懒散,因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为自己找好了退路,找好了借口。看的太远,想的太多,结果事情总是按自己最坏的打算进行着,尽管勉强能应付着,但是难道事情不应该更好的发展吗,因此我错过了多少的机会,失去了多少的朋友!!!
同时那种对别人负责的借口根本就不成立,私以为,真正的负责是敢做敢当,错了又如何,今后改正便可,这道题目做错了,下次,肯定的说”嗯,这道题肯定这么写”。这次为别人指错路了,下次再有人问,”对,从这里走肯定对“。这个女生错过了,”该做的都做了,还有什么后悔!”。没考上学校,”什么?没考上,开玩笑?那不可能!”。所以错不可怕,怕的是不敢错,错了不认错。跑题了。
原因
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首先解释一下,不存在什么对他人的任何歧视,相反,对那些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充满了怜悯和同情,对社会的不公充满了悲愤,但是身边的人确实是能够影响自己的,不论身边的人是什么社会成分。小时候是家庭,后来是学校。无论在哪里,如果身边的人充满了戾气,充满了悲观,还请远离,不要奢望着能够自命清高,最起码我做不到,你也许可以,不,你不可以,你一定会受到影响。然后尽量用自己的乐观,积极影响他人,你是什么样的人,你身边就会是什么样的人。
自然,自身的原因当然不可忽略,就我而言,性格顺从,便是致命的弱点,再加上环境,简直要完!
How to do
自然,羊毛出在羊身上,要摆脱这种恶性的死循环,从源头做起,今后尽量少用或者不用’可能’一类的词汇,不,今后一定不再使用’可能’这类的词汇,你们从我这里得到的答案肯定是肯定的。我说的话也都应该是肯定的,不, 也都一定是肯定的。
先从上面的行动做起,对于性格的问题,自以为本人性格好大于坏,我认为对的,我一定改正,做事大气,不卑不亢,是目标。
误区
不懂装懂,让人心烦,平时当玩笑,关键时候坏事儿。当然,平时最看不惯明明什么都不懂还硬要认为自己是对的的人,你提建议,发表意见,自然是欢迎的。但是你啥也不知道就胡说八道,还确认自己是对的,真没意思。跟你找出证据证明你是错的,你却笑笑说”都一样了”。。很烦的好不好。
自然,见贤思齐,见不贤自省,按照我那种方法改正本文中所说的问题,很容易就会误入以上行为,为了避免,实行”解释制方法”:我这个人有个致命的错误和缺点,就是懒得解释。我承认这种事情应该改正,不,是一定要改正。。。。。就是在自己也不确定的时候,说出自己的理由,说出自己这么想的理由,说出自己这么做的理由,可能语言的表达不是那么好,但是一定不要少了这个步骤,活了二十年了,才渐渐知道这个道理。人类不是三体人,我们的思想不透明,要不断的交流了解。
总结
come on baby !
我今后肯定会在每周发至少一篇的博客,尽管很忙(解释)
我一定能成功,为什么不能,。!
每周一定至少跑六天的步。!
……先到这里,晚安!